10.14138/j.1001-4519.2021.05.010509
学术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拐点与博士生培养结构调整——基于三方博弈模型的分析
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张带来了日益突出的学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供需矛盾.基于历史发展和学科分割的视角,本研究发现:2010年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第一次出现供给侧"拐点",而不同学科学术劳动力供需结构出现"拐点"的时间略有差异.供给侧"拐点"出现以后,学术劳动力市场对于博士生准入越发严格,学术标准不断提高,学术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必然对博士生培养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推进学术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粗放式投入和博士生精准培养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市场在相互博弈过程中同向发力形成协同控制机制,推动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向需求侧"二次拐点"方向发展,实现博士生培养结构的优化.
学术劳动力市场;学科;拐点;供给侧改革;博士生培养结构
42
G643(高等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博士生学术成长的跨学科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
2021-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