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38/j.1001-4519.2019.05.006108
大学个人知识:超越"高深学问"的学习向度
人们对大学的社会认知把"高深学问"看成是大学的天然属性.随着知识的演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大学"高深学问"课程体系面临质量危机,寻求基于"高深学问"的"个人知识"建构是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在一般知识论中,个人知识被理解为主体在认识实践中将个人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实际需要投射于知识之中,并寻求自身的解放;在意会认知理论中,个人知识只是对科学知识性质的一种表达,强调知识的个人性、意会性和信念性;在社会行动理论中,个人知识是个人所掌握的分散的、在行动中生成于特殊情势下的知识.学生个人知识建构,包括主体解放的旨趣、意会认知的方法和行动学习的过程.旨在建构"大学个人知识"的学习向度,需推动学生成为自我探险者、建构学习共同体、服务学生的行动学习.
高深学问、个人知识、自我探险者、学习共同体、行动学习
40
G642.3(高等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大学课程与学术文化协同创新研究"16YJA880047;"江苏省2011计划‘立德树人’协同创新模式"
2019-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