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06/j.issn.1673-1719.2018.053
江淮梅雨区1960—2014年夏季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利用江淮梅雨区66个测站1960—2014年逐日降水数据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多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趋势分析、EOF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手段,探究该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夏季极端降水指数以上升为主,显著上升区主要位于东部.(2)夏季极端降水指数第一特征向量呈全"+"分布形态,北部地区更强,第二特征向量呈"西北+东南-"分布形态;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呈上升趋势,第二模态时间系数变化趋势不明显.(3)在强(弱)夏季极端降水典型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东),中纬度地区表现出经(纬)向型环流分布特征,利于(不利于)江淮地区极端降水发生;同时,对流层中、低层上升运动增强(中层气流辐散增强),水汽通量增强、辐合(减弱、辐散),因此,梅雨区极端降水异常增强(减弱).
极端降水、时空特征、环流异常、水汽通量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22;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HRM201701;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专项资金;中央财政水资源节约、管理与保护项目126302001000150005;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专题2016-ZD-08-05-02
2018-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4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