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1965.2021.01.013
非传统安全研究的语言学途径:以安全话语隐喻图景建构为例
[目的/意义]语言贯穿于非传统安全的多个方面,不仅可以成为安全化的指涉对象,还能够发挥其修辞、认知、评价与建构功能赋予存在性威胁以合法性,影响受众对国家政策的接受度.深入探究隐喻图景与反恐现实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发挥隐喻在反恐情报汇集、甄别与研判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选取12个国家的52家主流媒体相关报道建立非传统安全话语专题语料库,使用Wmatrix语料库软件和语义网络分析技术整体呈现隐喻图景,揭示隐喻模式及其蕴涵意义.[结果/结论]恐怖主义媒介话语的隐喻图景以犯罪隐喻、战争隐喻、道德隐喻、疾病隐喻和自然隐喻为主要的隐喻类别,通过揭示恐怖主义基本特征、塑造参与者身份形象、描述两极化与妖魔化的故事情节、激活受众认知框架并做出道德评价等方式建构出一幅复杂多元的隐喻图景.隐喻通过塑造受众的认知模式间接地作用于反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拓展非传统安全研究维度的可能路径.
非传统安全、隐喻图景、反恐、语料库、语义网络分析
40
G212;G353.1(新闻学、新闻事业)
国家民委项目"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提升路径";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自信视阈下的陕西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语义网的中国对外政治话语隐喻图景及其译介策略研究"
2021-0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