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6848.2020.06.008
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分层次构建研究——以江西省都昌县D村垃圾整治为例
文章结合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分析框架,以江西省都昌县D村垃圾整治为案例,分析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有效的空间认知能实现利益相关者向利益共同体转变,通过制度机制规范环境行动可以造就行动共同体,通过价值契合培育公共精神能打造价值共同体;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是由利益、行动、价值三种共同体分层次构建的社会空间.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形成的内在逻辑为:村民的参与是逻辑起点,以村委会为中心的组织化网络是逻辑依据,专业性志愿性组织是其发展的逻辑支点,权力和资本是空间的实践者设定行动的逻辑基础.治理共同体形成过程充满不同类型空间的彼此互构和转变,技术输入与社会关系结构的变迁推动这种转变,治理共同体空间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受其构建性质制约.通过发挥农村社区的个性化资源特质,可大力培养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内生性构建力量.
环境社会学、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垃圾整治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职业稳定性及其制度保障研究"18BSH148
2021-0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