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72/j.1000-0275.2019.0093
基于虚拟耕地视角的河南省县际耕地生态补偿研究
基于虚拟耕地视角构建了县际耕地生态补偿分析框架,以县区为基本核算单元,选择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开展支付/受偿区域划分与补偿标准测算的研究,并提出了构建跨区域耕地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虚拟耕地净流出的县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区域,净流入的县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2)根据虚拟耕地流动格局,对耕地生态补偿支付/受偿区域进行划分,耕地生态补偿受偿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东部和南部平原地带,支付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中部地区、西部丘陵山区以及地级城市主城区所在地.3)各县区间支付额度差异较大,郑州市辖八区、洛阳市辖六区、平顶山市辖四区的支付额度较大,总支付额度所占比例超过50%;永城市、息县、唐河县、太康县、滑县、郸城县、正阳县、商水县、西平县、固始县等县区的受偿额度较高,总受偿额度所占比例超过了60%.
虚拟耕地、耕地生态补偿、补偿标准、区域划分、河南省
40
F301.24(农业经济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565,41601120;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2019-cx-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5YJC790049
2019-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974-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