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72/j.1000-0275.2019.0027
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作为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粮食安全的重要纽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逐渐成为国际生态学、地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稳定持续供给,是解决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多元化、市场化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作为最终目标,通过厘定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利益主体、补偿标准、区域协调内在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耕地生态系统具有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4个方面的服务功能,功能决定价值.然而,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主要存在有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体系尚未完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研究方法较传统,缺乏模型创新;区域补偿协调度较低等问题.基于此,今后研究中应注重构建"功能识别—供需分析—区域调剂—区内补偿—长效政策"理论分析框架;加强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研究方法及其模型的创新性研究;构建"省—市—县"三个层级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区域协调机制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耕地保护、生态补偿、补偿机制、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主要问题、研究展望
40
F301.21(农业经济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74086;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2015ZSTD004
2019-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5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