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转移、生产率提升与宏观经济增长——基于全球55个经济体的国际比较
本文基于1978-2017年55个经济体两部门劳动生产率数据,利用指数分解方法,测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情况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劳动力投入效应、转移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均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劳动力投入效应和转移效应明显减弱,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效应仍在不断增强;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实现经济赶超将逐渐由转移效应和生产率效应的"双轮驱动"转化为生产率效应的"单轮驱动";国际比较发现,中国劳动力转移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均在样本经济体中位列第一,但现阶段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效应日益减弱,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效应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仍具有较大潜力.应综合施策,确保农业劳动力转移效应发挥的同时,着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宏观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经济增长、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国际比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21-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