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农经济理论的政策含义和现实关怀——回应丁长发博士的质疑
丁长发的<百年小农经济理论逻辑与现实发展--与张新光商榷>一文从抽象概念出发重弹"小农经济稳固论"的老调,试图肢解和淡化马克思主义小农经济理论对我国农村改革的现实指导作用.我国目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的超小型"自给自足式农户经济"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超大规模经营的"盈利型家庭自营农场"并非是同一个概念,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加工→销售的"纵向一体化"一般都是以农场规模扩大的"横向一体化"作为基础条件,二者相伴而行、交融互补,根本不存在"孰优孰劣、互相排斥"的问题.我国在人地矛盾日益紧张的硬约束下单靠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和农业组织形式去改造小农经济的作用是有限的,但继续维持"人人分地、户户种田"这种小农村社制永远也不能达到彻底改造传统小农经济的目标.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9亿多农民与土地分离的速度和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现代化实现的程度和水平.
小农经济理论、政策含义、农业现代化、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
F32;G8
2014-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