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2111

侵蚀黑土逐层沉积结构异质性及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引用
为探究沉积区不同沉积层次结构及理化性质差异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该研究取典型侵蚀黑土进行粒级沉降分选,将颗粒由粗到细分成 6个粒级(L1~L6),并按不同泥沙迁移情景,将粗细颗粒依次逐层沉积,形成 6种不同深度和层次结构的沉积土柱(S1~S6):S1仅由最粗粒级L1组成,S6则由L1~L6从粗到细、自下而上依次逐层沉积而成.将不同土层结构土柱进行恒温恒湿培养,并监测CO2、N2O和CH4 的排放速率.结果表明:1)不同沉积土层孔隙度由L2层的 23.79%减少至L6的 1.00%,而含水率则由L2层的 11.16%增加到L6层的 41.02%.2)碳氮含量集中分布在L2~L4层.3)7 d培养期间,温室气体平均释放速率总体随沉积层数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也表现为气体通量并未随着沉积土层增厚而增加.逐层沉积过程使得粗细颗粒分离,粗疏颗粒在下层优先沉积,而细密颗粒在上层堆叠,致使孔隙度和气体相对扩散系数随颗粒自下而上随逐层沉积而逐渐降低,仅 1.5 cm厚的细密沉积层便可有效抑制温室气体向土表排放.该研究通过颗粒沉降分选和逐层沉积,从细观过程刻画沉积分层和掩埋效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对深化沉积环境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温室气体、排放、土壤、黑土粒级、沉降速度、沉积层次、孔隙度

39

TV149;P512.4+1(水利工程基础科学)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3-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36-14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农业工程学报

1002-6819

11-2047/S

39

2023,39(1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