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1116
松嫩典型黑土区耕地切沟密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地区耕地切沟侵蚀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为掌握松嫩典型黑土区耕地切沟密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基于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的 998 块抽样调查单元和 1∶10000 地形图,以及2018年Google高分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取调查单元内所有切沟,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切沟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分析松嫩典型黑土区耕地切沟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35.64%的耕地调查单元有切沟发育,切沟线密度变化在0.18~17.48 km/km2,面密度变化在425.95~91921.34 m2/km2.2)地形和降水显著(P<0.05)影响松嫩典型黑土区耕地切沟密度,坡度是影响耕地切沟密度空间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3)依据切沟线密度划分,松嫩典型黑土区东部的黑土带耕地切沟侵蚀严重,轻度侵蚀以上面积占比35.87%,强烈侵蚀以上(切沟线密度≥2 km/km2)面积占比33.33%,剧烈侵蚀面积占比 27.94%.黑钙土带有 6.65%的面积遭受剧烈切沟侵蚀,星落分布于黑钙土带的边缘.系统抽样与高分辨率遥感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松嫩典型黑土区耕地切沟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相比于全面普查,抽样调查效率更高,可为黑土区的切沟治理及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黑土、切沟、遥感、抽样调查、地理探测器
39
S157(土壤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500701-04
2023-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3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