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975/j.issn.1002-6819.2018.04.033
基于土地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分类
科学合理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功能结构分类是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用地结构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该文在梳理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的功能角度出发,构建了涵盖农村居民点用地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和潜在功能的分类体系,其中包含4个一级类、10个二级类和37个三级类;并以该分类方法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典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现状,从微观视角揭示内部用地结构.基于新的分类体系,大兴庄村用地类型可分为28种,农村居民点内部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的比例分别为34.73%、53.53%和4.06%,可挖潜面积比例为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13.09%.研究结果为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体系构建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工作框架.
土地利用、农村、分类体系、农村居民点、多功能、内部结构
34
F301.23(农业经济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519,41271535,41301616;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2013D009012000003
2018-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6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