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975/j.issn.1002-6819.2016.03.039
基于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状况分析
为科学分析当前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空间特征和实施状况,该研究基于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以省域为尺度,县(区)为研究单元,建立建设强度、建设潜力和建设难度为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Ward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012-2015年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状态进行综合分区,并结合既定规划目标与建设成效,对建设状态作定量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分项指标来看,盆地中部丘陵区和盆周山地区建设强度较高,全省建设潜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建设潜力高值区主要位于川中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和川西南山地区,成都平原区和川西南山地区建设难度较高;从综合分区来看,全省总体表现为中等偏低建设强度,中等建设潜力和中等偏高的建设难度。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和川西南山地区3项指标表现形式分别为中-中低-高、中-中-中、中-中-中和中-中-高;研究表明,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状态与规划目标存在一定偏差,且区域差异明显;从区域发展、建设潜力和建设成效多个视角考虑,“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在分区上应重点布局在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地区。
土地利用、聚类分析、分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度、建设潜力、建设难度
F301.21(农业经济理论)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应用研究项目KJ-2014-8
2016-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