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975/j.issn.1002-6819.2015.15.038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水稻种子浸泡过程中的水分变化
为研究水稻种子在浸泡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情况,应用核磁共振无损、非侵入的技术优势,根据弛豫时间呈现的多组份特征,通过弛豫谱分析水稻种子不同相态水分的变化和流动过程,确定弛豫谱峰值总面积与水稻种子吸水率的回归方程,研究了水稻品种(沈农9816号、沈农9903号)及浸种温度(18、24、32℃)对水稻种子吸水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弛豫谱峰值总面积可以合理估测水稻种子的吸水率;水稻种子在6h浸种过程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结合水及总水含量变化趋势为不断上升,自由水则呈现不规则的反复变化态势;水稻种子吸水量在2个水稻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对浸种温度高度敏感。该试验提出了一种无损的水分检测方法,能够更加直接准确的揭示水稻种子在浸泡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为探求种子的最佳浸泡条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水分、核磁共振、种子、横向弛豫时间、反演谱、水稻、浸种
S351.5+1(播种、栽植)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作物生产智能监控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2012AA10A503;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便携式植物微观动态离子流检测设备研发与应用”2011YQ08005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育种材料农艺性状信息高通量获取与辅助筛分技术”201203026
2015-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7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