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975/j.issn.1002-6819.2015.12.027
不同预处理方式下水稻秸秆厌氧消化性能比较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在恒温35℃和料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5%的条件下,以实验室内培养的不产气厌氧活性污泥为接种物,研究了稀碱水解、尿素氨化、生物酶解以及沼液预处理4种不同方式对秸秆厌氧发酵物能转化率、发酵周期、失重率以及木质纤维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5% NaOH及6 d生物预处理可明显改善水稻秸秆干物质(total solid,TS)产气率,较空白分别提高44.0%和44.6%。0.4%低质量分数尿素预处理无法有效改善水稻秸秆的甲烷转化率,但通过调节C/N比可明显缩短发酵周期。与其他3种预处理相比,沼液预处理在提高秸秆物能转化率、缩短产气周期方面均有优势,其TS产气率达到333.9 mL/g,TS产甲烷率达到180.7 mL/g,分别较空白提高27.9%和21.2%。通过对厌氧发酵前后稻秆木质纤维含量比较分析,产气率与失重率有一定的关联,1.5%NaOH 处理样品发酵后纤维素、半纤维素损失最大,但沼液中高浓度的COD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因此秸秆沼气工程预处理方式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产气率的提升,也要顾及沼液后续处理等问题。沼液预处理可能成为今后水稻秸秆沼气工程较理想的方式。
秸秆、厌氧发酵、沼气、NaOH、尿素、沼液
S216.4(农业动力、农村能源)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3DFA61260;重庆市科技研发基地建设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cstc2013gjhz80001;重庆市新产品创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cstc2013kjrc-qnrc8000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百名博士引进培养工程”
2015-07-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