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2113.2006.03.005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阴道出血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阴道出血原因.方法:对30例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米非司酮组)及30例正常早孕吸宫流产(正常对照组)的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应用流式细胞定性定量分析技术进行DNA分析,应用光镜对组织细胞形态学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6例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及2例人工吸宫流产的绒毛及蜕膜组织应用透射电镜进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米非司酮组绒毛蜕膜细胞形态学显示凋亡改变,且绒毛形态学上的改变重于蜕膜.DNA直方图上均有亚二倍体峰(凋亡峰)出现,米非司酮组和对照组绒毛凋亡水平分别为9.38±1.84%、4.64±0.86%(P<0.01),蜕膜凋亡水平分别为7.64±1.81%、4.06±1.49%(P<0.01).绒毛滋养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30.84±7.19%、31.02±5.82%(P>0.05),蜕膜增殖指数分别为23.87±2.50%、21.02±2.57%(P>0.05).米非司酮组绒毛凋亡水平高于蜕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诱导和促使早孕绒毛蜕膜组织发生细胞凋亡,且米非司酮对绒毛细胞凋亡的影响大于蜕膜,而蜕膜凋亡的低水平且不彻底性正是米非司酮药物流产不全及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长的原因所.
米非司酮、绒毛膜绒毛、蜕膜、细胞凋亡、超微结构
28
R719.3+1(妇产科学)
2006-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