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4066.2018.02.009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巨菌草的固沙效果研究
巨菌草种植于黄河乌兰布和段低矮沙丘的迎风坡上,通过HOBO气象站和100 cm以及30 cm的集沙仪研究不同配置、不同风蚀年限巨菌草样地的风沙输移特征,结果表明:(1)巨菌草植株样地的输沙率在不同风速下为裸沙丘的0.38% ~0.79%之间,留茬样地的输沙率在裸沙丘的1.8%~7.7%之间.近地表30 cm以下,植株风蚀1年样地和留茬风蚀1年、2年样地在不同风速下,输沙率随高度的变化分布符合幂函数(R2>0.58).当风速大于6.32 m/s时,植株风蚀2年样地的输沙率随高度符合二次函数变化规律(R2 >0.60).(2)通过比较植株风蚀样地的风沙流结构,植株风蚀2年样地在沙丘表面4 cm高度以下的防护效果优于植株风蚀1年样地,在4 ~ 30 cm低于植株风蚀1年样地.4种不同配置的巨菌草在近地表0~ 30 cm高度内的平均固沙效果均保持在80%以上,固沙效果顺序为:植株风蚀1年样地>植株风蚀2年样地>留茬风蚀1年样地>留茬风蚀2年样地.
巨菌草、风沙流结构、粗糙度、防风固沙作用
44
P941.73(区域自然地理学)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乌兰布和沙漠菌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0104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之课题“采煤迹地植被重建与保育技术研究”2017YFC0504402
2018-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