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9853.2016.03.024
无能的意义:布拉格与卡夫卡的写作行为
百年卡夫卡研究偏重于对卡夫卡写作的内倾性定位,却忽视了卡夫卡的内倾性本身是他在具体的社会与文化生态中的选择,世界之交的布拉格是塑造卡夫卡“写作”行为的具体语境.在世纪之交的布拉格,犹太人群体在多元制衡的城市社会组织结构中形成了“依附”性的生存与写作方式.“依附”行为并非放弃而是凸显了决断意志的强度,产生了虚假的自我想象.在对“依附”性生存洞察其幻象的意义上,卡夫卡选择的是“无能”性生存,其“写作”是疏解强力意志、达致“无能”的途径.在卡夫卡以“写作”而实现“无能”的视野中,其作品中偏离叙事的实质是通过“延缓”而规避的意志独白,开放世界的无限多元.
卡夫卡、依附型写作、无能型写作
I106.4
2016-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3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