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解冻方式对817肉鸡食用品质和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817肉鸡食用品质和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鸡胸肉为试验材料,将其置于-20℃冷冻24 h,分别用空气[KQ,(25±1)℃]、流水[LS,(25±1)℃]、超声波[CS,200 W,(25±1)℃]和低温[DW,(4±1)℃]4种方式进行解冻,测定解冻时间、pH值、保水性、色泽、剪切力、水分分布以及肌原纤维蛋白(MP)溶解度、粒径、总巯基含量、二级和三级结构等指标.[结果]与其他处理组相比,LS组解冻时间最短(24.2 min),L?值最高(53.11),剪切力值最低(17.85 N);LS组解冻、蒸煮和滴水损失率显著低于KQ和DW组,MP溶解度和总巯基含量显著高于KQ和DW组;LS组T2弛豫时间最短,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最多,α-螺旋含量和内源性荧光光谱强度最高.[结论]流水解冻的鸡胸肉色泽、嫩度和保水性最佳,肌原纤维蛋白的聚集和氧化程度小,二级和三级结构稳定.
解冻方式、817肉鸡、鸡胸肉、食用品质、肌原纤维蛋白
45
TS251.5(食品工业)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2022-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0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