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更幸福吗 ——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研究
文章基于幸福经济学理论,运用CLDS数据考察创业总体以及不同类型的创业活动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并用中介效应分析法检验创业带来幸福效应的中介因素.研究结论包括:第一,并非所有类型的创业活动都能显著提升农民幸福感.机会型创业和雇主型创业对农民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影响,而生存型创业和自雇型创业的幸福效应并不显著,甚至呈现负向趋势.第二,创业活动是通过影响农民物质和非物质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而间接影响其幸福感.机会型创业和雇主型创业通过增进农民对物质需求、闲暇需求、价值实现需求和自主性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而间接增进其幸福感;而生存型创业和自雇型创业却不如此,两者甚至降低了其对物质需求和闲暇需求的满足程度.由此得出:机会型创业和雇主型创业是农民非农就业的较好选择;当前政策在扩大农民创业活动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创业活动的质量.并提出强化农民创业技能培训、扫除进城或返乡创业障碍、完善农民群体社会保障状况以增进农民创业的幸福水平的政策建议.
农民创业、幸福感、创业活动、幸福经济学
20
F304.6(农业经济理论)
2020-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