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就业、农机投资和农机服务利用
小农户如何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科学问题,其中小农户如何对接大农机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建立了一个旨在解释农机在中国成为俱乐部商品的理论模型,随后利用2011—2014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研究非农就业对农户农机使用行为的影响.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外地就业,还是本地非农就业,均对农户的农机直接投资产生负向影响,但增加了农户对农机服务的利用.从总体上来看,非农就业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采用排除异常值干扰的面板 Logit模型,使用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回归和考虑内生性的PSM-DID等一系列检验验证了基本结论的稳健性.在土地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缺失的双重约束下,农机化的发展重点应落脚于提升适合跨区作业的高端农机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发展农机服务市场.
非农就业、农机化、农机服务、托宾模型
20
F035.2(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机跨区服务的形成机理和技术外溢效应研究"71803031;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农地产权、资源配置与农业生产率"201812
2020-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3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