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乳品加工企业还是以奶农为核心?——中国奶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政策反思及改进思路
"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奶产业链的重塑政策可以概括为"养殖环节规模化+乳品加工环节高集中度化+以乳企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然而,乳企和养殖企业间的纵向联系仍然脆弱,以乳企自建牧场为特征的完全纵向一体化也一直存在争议.基于GHM模型的命题认为,所有权应该赋予投资重要或者不可或缺的一方,以乳企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并不符合资源配置的规律.在中国,市场和政策双重因素导致中国奶产业链处于被动的"非整合"状态,以乳企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政策限制了养殖者的外部选择权,养殖者和乳企间的市场势力、市场进入规则和交易对象选择权的不对等使其谈判力进一步失衡.资源配置扭曲的后果是奶农在产业链上利益分配进一步恶化,中国的奶牛养殖业发展失速,正失去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应通过技术标准保护国内养殖企业发展,对乳企自建奶源行为保持中立,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的发展,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取消进入乳企加工环节的行政壁垒,为以养殖者为核心的一体化创造可能性.
乳品加工业、奶农、奶产业、纵向一体化
18
F325(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参与人行为视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卷化'问题研究"13BJY10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合作社的奶业供应链与原料奶质量安全问题研究"11YJA790105
2019-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4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