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主导、农民组织化与农业服务规模化——基于土地托管和联耕联种实践的分析
小农家庭经营的现代化构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矛盾.以土地托管和联耕联种为代表的农业服务规模化实践,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益探索.研究发现,两种模式共同的运作机制在于,村社组织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关键生产活动整合起来形成规模,再作为中介对接外部的农业服务主体,从而实现农业服务的规模化.其中的关键在于,村社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将分散的农民进行组织化,从而弥补小农家庭经营的不足.在此过程中,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又要发挥行政力量的推动作用.而当前在农民意愿协调、村社统筹作用发挥和政府部门推动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直接制约了农业服务规模化的推进.对此,文章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规模化、农民组织化、土地托管、联耕联种
17
F324.2(中国农业经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土地流转模式比较及其影响研究"2662015QD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嵌入性发展研究"16YJC840020
2017-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3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