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场域的市场:农民销售处境与结构限制--以河北李村李子销售为例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李村销售处境,具体以商品性农产品———李子为例分析农民的市场境遇。研究表明,销售市场是中间商、中间人和农民等角力和竞技的场域。在销售处境中,农民受到中间商和中间人对利润空间的挤压,并依附于中间商所建立的销售网络。农民是销售场域中缺乏资本的一方,在关系网络角力和社会力量对比方面处于弱势。同时,农民在销售中面临的结构限制包括: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大户和小户在销售境遇上存在分化,小农户面临不利的销售处境;农民和中间商出于逐利目的迎合市场以貌取“果”的选择偏好,给消费安全带来隐患。这样的结构限制又内化成为农民新的行为惯习,形塑了农民“逐利”的生产行为和目的。文章指出,建构替代性的食物流通体系,超越由资本掌控的无形市场将成为农民抗争市场结构的新的行动方向。
农村市场、销售场域、强势资本、惯习
16
C912.82(社会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发展主义与去小农化当代中国小农变迁”2013 XJ014;太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项目“农村社会商品化过程研究” tyut-rc201225a;太原理工大学校基金项目“乡村旅游扶贫背景下农村资源的商品化机制研究”1205-04020102
2016-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