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7465.2012.01.013
发展逻辑与路径转化:近世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的历史分析
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通过劳动分工、生产专业化、商品化,依靠不断扩大的商品市场,在“斯密型动力”推动下有效缓解了日益严峻的经济压力,开启了经济转型的进程.通过转变,该地区的经济商品化程度和工业化程度都有明显的提高.然而,这种“斯密型动力”和生产“过密化”愈发展,对产生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就愈大、阻碍性就愈强.事实证明,这种早期的农村工业化并不必然导致近代工业化,长江下游地区(乃至全国)也并不存在一个类似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光明前景.
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斯密型动力"、早期工业化
12
F329(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 CZS025: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XNF018
2012-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