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2006.201611026
垦殖对伊犁河谷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垦殖对伊犁河谷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的影响,为该区湿地的开发保护和氮素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伊犁河谷的芦苇湿地及其垦殖而成的稻田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0~ 100 cm的土壤样品,分析垦殖对垂直方向上土壤SON含量的影响,并探求SON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其他氮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在0~ 100 cm土壤深度内,芦苇湿地和稻田土壤的SON含量占土壤可溶性总氮(TSN)含量的58.9% ~74.1%,表明SON是该区域土壤可溶性氮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SON含量在垦殖后降低了16.7% ~40.5%,在≥20~ 60cm土层表现为显著降低,表明垦殖对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影响不仅限于表层土壤,这缘于湿地和稻田土壤的高含水率使得土壤SON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性较强;湿地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在垦殖后大幅减少,其中垦殖前的含量分别是垦殖后的2.9~5.9倍和2.0~6.0倍.总体上讲,土壤碳氮比、微生物量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开垦前后的变化不大,只有0~ 2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氮和硝态氮在垦殖后显著降低(P<0.05);土壤SON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垦殖后土壤有机质水平的降低是SON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土壤SON是伊犁河谷湿地土壤可溶性氮素的主要形态,但其含量在湿地垦殖为稻田后表现出减少的趋势.
河流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垦殖、伊犁河谷
41
S154(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2017-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