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2006.2001.04.006
北美鹅掌楸种源在福建省生长和材性的表现
利用包括5个北美鹅掌楸种源和15个马褂木种源的遗传试验林8年生测定材料,从生态适应性、侧枝形成分叉干特性、树高和胸径生长、干形和木材密度等系统评价北美鹅掌楸南部种源在我国东南地区的引种造林效果.研究发现,北美鹅掌楸虽然侧枝形成分叉干率低,但生长较缓、干形较差、植株死亡率很高,综合表现远不如乡土树种马褂木的一些优良种源.为达到引种成功,建议选择中等以上立地作为引种造林地,并加强根系发达的优质苗木培育和幼年抚育.笔者认为引种北美鹅掌楸的目的在于丰富种间杂交的育种资源,而不在于丰富本地区的造林树种.在5个北美鹅掌楸参试种源中,来自较内陆的Missouri种源的表现最好,可将之作为种间杂交育种的亲本种群.
北美鹅掌楸、种源、引种、造林效果
25
S715(林业基础科学)
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福建省林业厅科研项目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