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469-5097.2007.06.008
1990-2004年西南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
利用15年(1990年-2004年)的逐日天气图资料对西南低涡的产生和移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涡的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5年共统计出1 038次西南低涡,其中生命史维持1 d以上的西南低涡共有262次,春、夏两季出现的频数比较多,其中春季一共发生77次占29.4%,夏季一共发生92次占35.1%;而秋、冬两季比较少,秋季一共发生55例占21.0%,冬季一共发生38例占14.5%.西南低涡存在两个主要的生成区,高原东南缘生成区和四川盆地生成区,其中,高原东南缘生成区是最主要的生成区.大多数西南低涡的维持时间较短,生命史在1 d以内的共776例占74.8%,生命史在1~3 d之间的有239例占23.0%,生命史在3~6 d之间的有21例占2.0%,只有2例生命史达到6~7 d.移动性低涡占西南低涡总数的极少部分,15年仅统计出60例,约占全部西南低涡总数的6%,其中,按移动情况大致可分为四种,分别为东北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33.3%)、偏东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50.0%)、东南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5.0%)和少动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11.7%).西南低涡的强度分布从南至北明显递增,在东西方向上也略有变化,为先增强再减弱.从南往北移动有利于西南低涡的维持和发展,从东往西移动,西南低涡将先有所增强,然后再有所减弱.
西南低涡、季节变化、生成区、移动路径
43
P466(气候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25014;40333031
2008-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63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