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对近代国际法的尝试与偏离——基于蒲安臣、李鸿章使团的考察
在西方国家坚船利炮及观念冲击之下,天朝"朝贡体制"让位于近代"条约体系",晚清政府经历着自忖并进而萌生趋同西方外交政策的制度架构与理念认知,在此观念下蒲安臣使团正可看作清廷主动"修约"的一次有益尝试,而李鸿章寻访欧美记的背后所显露的却是清廷在融入国际社会的不自信以及对近代国际社会规则的背离.
清末外交、美国报纸、蒲安臣、李鸿章、近代国际法
K25;D82
2015-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