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7772.2019.01.015

“从形象中求解救”——论70后小说的救赎母题

引用
一 “救赎”源于基督教文化(《罗马书》6:15-18;《哥多林前书》1:30),兼有“拯救”和“赎罪”的涵义①.许慎《说文解字》训日:“救,止也”,“赎,贸也”②.可见,作为现代汉语中“舶来品”的“救赎”一词精巧地融合了“救”与“赎”的本义和引申义.人生逆境、“恐惧、绝望、孤独以及超越极限界线的饱经风霜的生活感受”③与天灾人祸(如地震、海啸、战争、疾病、事故、杀戮等)、内心的愧疚和负罪感等,往往导致或引发人们对救赎的渴望.一如雅斯贝尔斯所言:“被抛掷到这个世界及其一切不幸之中,对灾难的威胁无法逃避,人于是伸出双臂呼求解脱,呼求今生的援助或来世的救赎,呼求摆脱眼前的痛楚或从一切忧伤苦楚中获得解脱.”

2019-0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86-9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南方文坛

1003-7772

45-1049/I

2019,(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