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传承保护走向现代审美——壮剧《牵云崖》排演的美学价值
2006年6月,壮剧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戏剧院壮剧团成为壮剧“非遗”的传承基地,壮剧艺术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一个剧种的传承与发展,乃至对一个剧种传承发展的研究,有赖于该剧种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戏剧作品,只有在不断的排演创作的“活体”践行中,才有可能真正深化对该剧种本体的认识,走出一条承袭传统、探求新杼、积累经验、固本求新之路.广西戏剧院壮剧团自2006年进入“非遗”名录以来,除去移植与复排剧目,先后创作排演了现代壮剧《天上恋曲》(2009)、大型史诗壮剧《赶山》(2012)、现代壮剧《第一书记》(2014)、大型历史壮剧《冯子材》(2015)、现代壮剧《大山妈妈》(2016)、新编传奇壮剧《牵云崖》(2016)等六部原创壮剧作品.十年六部原创剧目,一步一个脚印,为壮剧在新的发展期的头十年里,留下了实实在在的可供研究的舞台文本.本文仅以广西戏剧院壮剧团最新创作排演的新编传奇壮剧《牵云崖》为案例,对于壮剧的传承与发展做一点梳理与思考.
美学价值、传承保护、现代审美、走向现代
I109;J527;I206.6
2018-01-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