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7772.2017.06.020
从《天漏邑》看抗日战争叙事人性书写新向度
实力派作家赵本夫历经十年磨一剑而写成的《天漏邑》,被誉为甚至“应该是这10年来长篇小说的一个巨大的收获”,非常“复杂”(施战军语)……复杂到什么程度呢?复杂到连郜元宝都认为“这本书密度太大,它其实很多章节,很多部分可以独立出来写”,给人感觉是“它是由一个多卷本的书压缩成的,30万字浓缩成一书”,在他看来,“这在我们的长篇小说中是值得鼓励的.可是对于赵本夫的这一个题材来讲,又可惜了.”他从小说中看出的,更多是中国的“漏”文化.复杂、密度大,几乎是共识.也正因为如此,不同的评论家的解读,也极富差异性.阎晶明觉得这个小说是传奇性和历史性的结合.
人性书写、抗日战争、战争叙事、新向度、叙事人
I207.4;K265;G21
2017-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