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7772.2017.06.010
在历史化中重寻批评的现实品格——由“新伤痕文学”想到的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学者杨庆祥,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了“新伤痕文学”相关话题,引起了学界热烈反响.杨庆祥最让我佩服的地方,在于他有一种当下青年学者罕见的现实批判意识.当下的青年批评家,大多出身于学院,理论功底好,学养丰厚,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我们都是被项目、课题等高校学术利益链捆绑的一代学者,多的是知识积累,少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多的是理论兴趣,少的是敏锐的现实感.我们习惯了从课堂到书斋的安静生活,在将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经典化、科学化过程中,也将当代文学研究古典化,走向了趣味和思维的保守僵化.
历史化、新伤痕文学、现实品格
I206.7;I0;C912.4
2017-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