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荆轲》:向《铸剑》致敬——莫言与鲁迅的传承关系谈片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莫言发表《透明的红萝卜》开始,在其后的三十年间,莫言至少有六次在创作谈中以相当的篇幅谈到对鲁迅《铸剑》的高度赞扬和向往之情,称之为“鲁迅最好的小说,也是中国最好的小说”.
莫言仿写《铸剑》,先后写出《姑妈的宝刀》和《月光斩》,尤其是后者,在场景描写和情节设置乃至语言方式上,在在显示出《铸剑》的印痕.但是,比之于《铸剑》,它只是在故事和场面描写的层面上得其皮毛,在人物形象上,莫言还没有写出眉间尺和黑衣人这样冷极热极撼人心魄的艺术典型;但是,莫言对眉间尺和黑衣人的刻骨铭心的喜爱,和不由自主的效法与对话,却一直在进行之中.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是他在话剧剧本《我们的荆轲》中对荆轲形象的塑造.
传承关系、关系谈
I227;J607;H19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17-0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