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7772.2014.01.010
进入文化场景中——当代纪录片的主观性及自我表达
场景与文化场景
今天,在面对形形色色皆名之为“纪录片”的制作时,人们甚至还可能被附带提醒是在一个“后真实”时代与之发生关系.其深意在于,无论观看、评价或是摄制纪录片等,应意识到这种艺术形式曾长时间粘贴的“真实”标签已褪下,“真实”甚至已转化成为其被公开否定的“假设的特质”.显然,谈论“真实”概念在哲学领域远比艺术领域更为有效,伯特兰·罗素精辟地指出“真、伪主要是指信念”,依此洞见,也可部分揭示纪录片的“真”——首先在于观看者对纪录片确信其“真”;其次是纪录片人,即创作主体确信由自身的纪录行为之“真”.或是说,如果要在一个“后真实”时代坚持纪录片属性的“真实”,就需正视“真实”与“纪录”结果已然分离的事实,“真实”只是对“纪录”对象在现实中存在状态的一个限定罢了.
主观性、纪录片、文化场景、自我表达
J952;H146.3;G249.2
2014-0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