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7772.2013.03.014
天地有文学,杂然赋流形——著名散文家王鼎钧访谈录
一、我的文学路:我庆幸文学救赎了我
张冠梓(中国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长,中国社科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理事长,研究员):王先生您好,很荣幸获允采访您.上次拜访您时,您送给我的《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等几本书很好.其中《昨天的云》一书,我在从纽约回波士顿的路上,就差不多看了四分之三,回去后又把另外那几本很快读完了.刚读就觉得有放不下手的感觉,虽然我离书中所写的时代隔了好几十年,但是写的事基本上很相似,包括那些俚语、风俗、饮食习惯、家长里短、风土人情,都是很相似的.读完后,我打电话给我母亲,并将您的文章念给她听.我家也是苍山,住在层山镇北哨,离您老家二十余公里.我母亲朱彦荑是1938年生的,小时候略受教育,喜爱读书.她在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与您相比略晚一些,但基本差不多.她听我读了以后,觉得很亲切,说您书中的文化味和乡土民俗的味特别亲切.您知道,大陆的中小学教材选了很多鲁迅的文章,鲁迅的文章自然是写得很好的.但是他写的社戏或者其他的故事,我觉得有点隔膜.当然,可能同一辈的人或同一地方的人,读起来会更亲切一点.我母亲说,您笔下描述的,就是她们小时候的那种生活.我想知道您下功夫写这个的初衷是什么.
王鼎钧、散文家、访谈录
I207.6;I106.6;I712.076
2013-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