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9:中国青春文学十年——以“先锋与常态”模式阐释
自2005年以来,“先锋与常态”的文学史讨论一直是学界的热点话题.2007年,陈思和先生又应张未民先生之邀,在《文艺争鸣》上发表了长文《先锋与常态:现代文学史的两种基本形态》,反响热烈.可以说,“先锋与常态”范式的提出颠覆了过去诸多阐释模式的二元对立思维.之后《文艺争鸣》又刊发了成立强先生的《“自我”文学书写中的常态与先锋性》,此文既为“先锋与常态”的观点提供了佐证,同时也将这一范式成功地应用到具体的文学社团(创造社)研究中.新世纪以来,“80后”文学由兴盛转入沉寂,而青春文学却一直稳居于大众文化的中心地带,在我看来,这也正可以采用“先锋与常态”的阐释模式来考察与研究.
青春文学
I206.7;G237.5;I04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751073
2011-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