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6460/j.issn1008-9969.2020.17.067

60例化疗患儿不良反应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一致性研究

引用
目的 调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初次诱导化疗2次鞘内注射后不良反应自我报告及同时期护理记录单中不良反应情况,比较2种评估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在海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科亚重症病房首次辅助化疗并行鞘内注射的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鞘内注射后患儿不良反应自我报告问卷,在2次鞘内注射24 h后分别对其进行调查;同时从电子护理记录中提取同期护士对患儿鞘内注射后不良反应的记录信息,与患儿自我报告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第1次鞘内注射后,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患儿不良反应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的12项不良反应中有9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恶心、呕吐、便秘、食欲减退、疲劳、肢体麻木、腰痛、头晕、头痛;在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方面,患儿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比较,仅疲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评估一致性比较,恶心、食欲减退、疲劳、肢体麻木、腰痛、头晕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0.4).第2次鞘内注射后,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患儿不良反应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的12项不良反应中有10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味觉障碍、腹泻、疲劳、肢体麻木、腰痛、头晕、头痛;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方面,患儿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评估一致性比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味觉障碍、腹泻、疲劳、肢体麻木、腰痛、头晕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0.4).结论 护理人员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鞘内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存在低估与忽视,临床工作中护士应更加重视患儿不良反应自我报告,以提高临床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价准确性,为提高白血病患儿的照护水平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白血病、鞘内注射、患儿自我报告、护理记录

27

R47;R473.55(护理学)

2020-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7-7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护理学报

1008-9969

44-1631/R

27

2020,27(1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