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文学谱系视阈下的《日出》新诠
1936年连载于《文季月刊》的初刊本《日出》中,茶房一角名为阿根,曹禺直接描写他具有阿Q的神态并让他发出杨二嫂式慨叹,阿根与阿Q的联系清晰可见.在其后版本中,曹禺将阿根改名为王福升并删去了对阿根与阿Q相似性的描写,隐匿了茶房角色的文学来源.今天重新将阿根作为阿Q文学谱系中的一员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承继鲁迅一代开创的国民性批判视野而对《日出》意涵做出新的诠释,还为曹禺与鲁迅的比较研究增添了一则关键的影响实例.
《日出》、茶房、阿Q、曹禺、鲁迅
I206.6;D64;B516.31
2024-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1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