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741/j.issn.1673-4831.2019.0182
滇池湖滨湿地不同挺水植物区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滇池湖滨湿地在削减入湖面源污染和维持生态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解析滇池斗南湿地菖蒲(Acorus calamu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美人蕉(Canna indica)3种代表性挺水植物根区沉积物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冗余分析考察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门水平上相对丰度较大的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属水平上相对丰度较大的是厌氧绳菌科(Anaerolineaceae)下的未知属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菖蒲区沉积物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大,芦苇区细菌群落丰富度大于美人蕉区,但多样性小于美人蕉区.相同植物不同采样区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较相似,但不同植物区菌群结构差异较大,表明植物种类对细菌群落特征具有显著影响.相较于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对细菌群落α和β多样性影响更大.
滇池、湖滨湿地、芦苇、美人蕉、菖蒲、细菌群落结构
X832(环境监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0411;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7FB090,2018FD007;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8DG005
2020-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9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