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934/j.issn.1673-4831.2018.03.004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路域生态系统外来植物危害风险评估
路域生态系统是外来植物入侵的重要场所,对该生态系统中的外来植物危害风险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按Webb和Presten列出的确定本地种和外来种的9条标准,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获得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路域生态系统的外来植物名录;依据公路性质、行车量、路面宽度和路面铺设情况等将境内公路分成高、中、低3个干扰水平;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该地区所有外来植物危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路域生态系统共39种外来植物,相比低纬度路域生态系统,外来植物种类少,风险低;外来植物多为草本,来源美洲,在中国广布,具有重要用途,且菊科所占比例最高;高风险外来植物有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一年蓬(Erigeron annuu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5种;所有外来植物在高、中干扰水平公路风险得分高于低干扰水平公路;反枝苋、欧洲千里光和鬼针草在中干扰水平公路的风险得分显著高于高干扰水平公路.为保障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应尽量减少公园公路建设时对原有环境的破坏并重视公路建设后的生态恢复,同时加强对外来植物检疫和清除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风险评估、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外来植物、公路、入侵
34
X826;X176;S4(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国家林业局科技项目AS2016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572015CA14
2018-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1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