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12
黄土台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分解特性
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以黄土台塬的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和耕地等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分解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土壤可矿化碳含量和有机碳矿化速率均表现为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较高,耕地最低;而土壤有机碳矿化率和呼吸速率表现为耕地和乔灌混交林地较高,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较低。在土壤孵化的1575 h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矿化过程均可划分为4个阶段:0?5~5 h(第1阶段)、5~111 h(第2阶段)、111~399 h(第3阶段)和399~1575 h(第4阶段);前399 h是可矿化碳排放的主要时段,前111 h是土壤可矿化碳排放速率最大且排放速率下降速度最快的主要时段;总体上,土壤可矿化碳累积排放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可矿化碳累积排放速率则逐渐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土壤有机碳矿化分解速率与有机碳总量有关,土壤呼吸与有机碳总量、矿化碳总量相关性不显著( P>0?05)。
黄土台塬、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碳、土壤呼吸、土壤可矿化碳
X21(环境与环境系统)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3JQ50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2015-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4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