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农业小流域源头区池塘底泥磷形态和吸附特征

引用
选择开慧河小流域源头区为研究对象,分析3类池塘(近年来由农田改建的人工塘为第Ⅰ类,受人为影响大的山边塘为第Ⅱ类,受人为影响小的山边塘为第Ⅲ类)的水质、底泥理化性质和底泥磷吸附特性.结果表明,3类池塘底泥的全磷、草酸提取态磷、不同形态无机磷(NH4Cl-P除外)以及生物可利用性磷(BAP)含量从大到小依次均为Ⅰ、Ⅱ和Ⅲ类,与3类池塘水质状况相一致.无机态磷中不同形态磷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NaOH-P)、钙结合态磷(HCl-P)、可还原态磷(BD-P)和弱吸附态磷(NH4Cl-P),其中,NaOH-P是主要赋存形式(占68.51%).BD-P含量和HCl-P含量分别与活性铁(Feox)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NH4Cl-P含量和NaOH-P含量分别与活性铝(Alox)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采用Langmuir方程拟合吸附数据得出:Ⅰ类(塘1、6和12)、Ⅱ类(塘10和11)和Ⅲ类(塘3)池塘底泥吸附/解吸平衡磷浓度(COEP)、磷最大吸附量(Smax)和磷吸附键能参数(Kc)分别为0.02~0.12 mg·L-1、526.32~ 826.45 mg·kg-1和0.31~1.11 L· mg-1.其中,塘6底泥Sm.和K最小,COEP最大,潜在磷释放风险大;塘10和11具有较高的Smax、Ke及较低的COEP值;塘3底泥对磷的吸附能力介于Ⅰ和Ⅱ类塘之间.可见,研究区人类活动输入外源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池塘底泥磷含量和吸附特性,在控制农业小流域源头磷污染的同时应考虑磷的流入负荷及水体底泥的磷吸附能力.

农业小流域、池塘、底泥、磷形态、吸附

30

X52(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1-03,KZZD-EW-10-05;"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7

2014-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34-63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1673-4831

32-1766/X

30

2014,30(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