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的文化遗产观念与实践:以帝国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本土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观念和实践可上溯至帝国时代.帝王宫室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近乎仪式性的拆除和重建;包括王朝正史和地方志在内的历史书写使得过去能够被记录和传承;皇家收藏成为帝王树立统治权威、维护政治合法性的手段;同时,复古主义也能够帮助士大夫阶层在大动荡大变革时代找寻身份认同.随着近代西方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机制的传入,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学习现代话语体系中”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并不断审视和反思中华文明.这一系列帝国时代的文化传统均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借鉴、吸收、融合西方文化遗产观念及实践经验的基础.在西方话语体系影响下,中国本土文化遗产观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有形与无形、物质与非物质的分割,二是遗产所属权由皇室贵族转为公共大众.然而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在探寻如何利用不同的技术实践回溯和把握过去,以及如何通过当下对于过去的紧握,去寻求永恒和不朽的未来.
文化遗产、中华帝国、观念史、文化传承、本土化
G122(中国)
2020-07-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