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兰刻木:宗教艺术治疗的传统实践
“丁兰刻木”不仅仅是一则孝子传说,还蕴含着艺术发生学和比较艺术学意义的艺术传统.汉族“丁兰刻木”之所以能形成一种艺术传统,原因有儒释文化是维系“丁兰刻木”世代相传的社会文化力量;多样化的文本在情节方面存在局部差异,但“丁兰刻木像母,事之如生”的基本情节未变;附会于丁兰的古迹和祭祀丁兰传统的形成;“丁兰刻木”的传播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仿效丁兰成为风尚.作为宗教艺术治疗实践,雕刻木像为母,是在用木雕艺术的形式去还原和补偿年少时就过早失去的母爱.丁兰所雕刻的木母及其后人仿效的木母,是比较宗教学领域中的母神类型之一,是母亲原型的衍生物.宗教艺术治疗的目的不是让孝子接受母亲已死的客观事实,而是让孝子接受并创造母亲复活的神话.对已故父母的移情和积极想象,并付诸宗教艺术实践,提高了人类对生命的感受力并维持了生命的流动性,使人类的生命充满了生气.
“丁兰刻木”、宗教艺术治疗、艺术传统、孝文化、宗教艺术实践
J19(宗教艺术)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彝族宗教艺术的心理治疗功能研究”A2015YBJ002阶段性成果,并获得“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资助
201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