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叙事——基于民族学与历史学视野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出于国家层面竞争失利而经历的挫折感,一些历史学家倾向于从边疆地区面临的分离危机来思考民族问题,不断地从学术层面构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希冀将边疆民族统合到一个共同的民族国家框架之内.但对于一些民族学家和民族志社会学家来说,民族与政治间的紧张让他们感到不安,他们提出用“民族平等,文化多元”作为认同中华民族的基础.由此,两者构建了迥异的民族叙事框架.尽管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在学术观点上有诸多分歧,但他们普遍将构建中华民族视作一项神圣使命,并且形成了基于中国边疆本位的历史观;重新审视边疆社会与边疆民族,从学理上检讨传统的“华夷之辨”,进而将边疆社会与边疆民族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边疆民族、民族学、历史学、中国本位、民国时期
K091;K291;C9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18-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