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
本文基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卷调查”(CHES) 2011年农村数据,探讨了中国部分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缩小农村收入分配差距,尤其是反贫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以农村最低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基本达到制度设计的初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瞄准了需要救助的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反贫困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这些地区农村的收入差距;同时,也还存在诸如保障水平偏低以及所谓“人情保”、“腐败保”等问题.适当提高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低保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低保制度实施过程的监督力度,将低保救助与就业援助相结合等,应当成为完善民族地区农村低保制度、提高低保制度运行效率、更好地发挥其反贫困效应的重要政策选项.
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贫困减缓效应、收入差距
F323.8;F124.7;F24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106
2015-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