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63/j.cnki.hhuxb.2024.01.008
手工技艺非遗的文旅转向:从"过程真实"到"象征真实"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作为一个地方的活化遗产,因其生产性保护的开展而具有天然的文旅转化价值.紫陶承载建水千年的地方文脉,但在近年的文旅融合实践中,存在浅层利用、表层开发的困境.文章借"舞台真实"理论探究以建水紫陶为例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在新时代文旅语境中的转向可能,强调在注重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协调统一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化符号,审美性地呈现技艺造物的动态过程,提升手工技艺的可参观性,创新文化表征形式.通过从"过程真实"到"象征真实"的转变,推动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在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旅游、手工技艺类非遗、舞台真实、建水紫陶
22
C912.4(社会学)
红河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2023YB07
2024-0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9-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