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9128.2004.01.020
巧用模糊审美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存在着许多模糊美的因素.文学形象本身具有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特征,使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产生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模糊审美正是利用文学语言信息的隐含性、间接性和解读信息的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对文本进行想象性再创造,从而实现个性化创造力培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
模糊审美、创新能力、文本解读、个性化、课程改革
2
G632(中等教育)
2004-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