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建构——基于心理学视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界定模糊不清,导致其具体实践缺乏明确的内容指向性.尤其是缺失心理学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关照,使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的外烁论倾向明显,进而忽视了各民族成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动性与 自主性.为应对此问题,应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依循对象—主体—内容的逻辑,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研究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在于使各民族成员的认识从"中华民族复合体"转向"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使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有效增进各民族成员对"五个认同"的高度共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识、"五个认同"、心理学
33
B84-0;D633(心理学)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BMA170034
2022-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6-61